李健演绎辛弃疾泪崩,《斯文江南》致敬“大宋第一孤勇者

时间:2023-05-26 16:30:08阅读:3542

南京,一个让人无限怀古、落泪的乡村。李白说“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”,刘禹锡写“旧时望族堂前燕,飞入寻常黎夷易近家”,杜牧有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几楼台烟雨中”......

本周五晚20:30,由西方卫视、南瓜视业联结出品的百岁山《文雅江南》将继续围读“金陵文枢”。最经典的“宝玉”欧阳奋强,时隔36年再现红楼经典;在《狂飙》中扮演李响的李健三次泪崩,演读“剑有铁骨、词有柔情”的辛弃疾。还有李宗翰、成泰燊,与主持人曹可凡以及开化佳宾潘知常、黄晓丹独特围读,重返历史开化现场,解锁更多面的江苏南京。

01时隔近40年,欧阳奋强才与“宝玉”息争

“我向来很恶感别人叫我贾宝玉,直到这两年,我才接受。”欧阳奋强因87版《红楼梦》走红,时至今日,依然被奉为经典。愈来愈多的大哥人喜欢读红楼,每一个体都能从中找到对于恋情、生命意思的谜底。

节目现场,每一个体都分享了最喜欢的红楼人物。李宗翰最喜欢刘姥姥,“小时候认为她可笑,等我成熟后,才发明她是大智慧的象征。”欧阳奋强更喜欢薛宝钗,“她善解人意、知书达理,而且温柔贤慧,还能让人一直提高。”

“《红楼梦》不是历史小说,以是未须要看细节。”潘知常向人人引见红楼读法,以第二十三回为例,为甚么《西厢记》是宝黛共度,《牡丹亭》却是黛玉独听?“《西厢记》是心灵的相知,它是一个符号,以及谁一起读禁书,谁就是知音。而《牡丹亭》是心灵的沉睡。林黛玉一最先不通晓自己的生命属于谁,但听了《牡丹亭》唱“吉日良辰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”,她蓦地发明青春只有一次,属于自己,她要怯懦地往前走,跟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。”

欧阳奋强走漏,当年拍摄实在吃的都是道具。美食也可以是《红楼梦》的一种读法,节目还为佳宾操办了一桌“红楼盛宴”。潘知常指着个中的茄鲞说,“曹雪芹花大量篇幅写茄鲞,就是要夸大贾府的人人天色。以是《红楼梦》真正让咱们激动的就是这些细节。”

02辛弃疾,大宋第一孤勇者

今年年头年月,李健因《狂飙》走红。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”当李健诵出这一句时,全部人都通晓他这次演读的是辛弃疾。“他以及李响很像,都有一种气力感,源于不忘初心、坚守现实。”演绎现代军人是李健向来的贪图,为了这次演绎,李健甚至在酒店里拿着鞋拔子自学了舞剑。

“要是给辛弃疾下个界说,就是大宋第一孤勇者。”潘知常注释道,“他确凿勇猛非凡,23岁时带50人前往5万人的军中抓叛徒张安国。但他却因为是‘归君子’而不受重用。辛弃疾殒命时,靖康之耻已经13年,他乡济南早已经失陷,祖父辛赞自愿成为了金国干部。但他的祖父从小告知他奈何再克复故乡。以是辛弃疾未必还要回到大宋,但朝廷不敢信赖他,没给他任何时机,始终是小官。”

“辛弃疾写《青玉案》‘蓦然回想,那人却在灯火衰退处’,‘那人’真象是谁?”李宗翰抛出一个问题。“他是虚构的”,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传授黄晓丹进一步解说道:“婉约词多为代言体,就是我捏造一个体,替他写;而豪迈词都是直言体,譬如‘终生塞北江南,归来华发苍颜’,辛弃疾写的就是他自己。”

节目现场,李健出题考辛词,李宗翰、欧阳奋强、成泰燊对答如流。作为南宋第一词人,辛弃疾现存词超600首,喜闻乐见的文句不在少数,譬如“稻花香里说有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”......每一首词后都是一个纷歧样的辛弃疾。

辛弃疾是正宗山东老兵,为甚么能够在南京站围读?“辛弃疾做过建康府通判,三登三吟赏心亭。要是不这三首词,南京的怀古可能不云云厚实的根基。”南京大学消息撒布学院传授潘知常说。

辛弃疾始终自称“江南游子”,只因故乡未收、壮志未报。“他写‘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’,就是我空有宝剑,空有宝马,空有壮志,我把它看了个遍,又有何用场?这不是文人的孤寂落寞,而是好汉无侣的感叹。”黄晓丹说。

收百世之阙文,采千载之遗韵。更多精美尽在由西方卫视、南瓜视业联结打造的《文雅江南》。每一周五晚20:30在西方卫视播出,一起致敬疾驰的时代,倾听开化的乡音,解锁生命美学之辉煌。